日本3月份的核心通胀率上升至3.2%,连续第三年超出了央行设定的2%目标。持续的高通胀使得市场对日本央行加息的预期不断增强,然而美国的关税政策给日本经济的未来增添了不确定性。
4月18日,日本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,不包括新鲜食品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在3月份同比增长了3.2%,较2月份的3.0%有所上升,与市场预期相符。
在排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,日本3月份的核心中的核心CPI同比增长了2.9%,较2月份的2.6%有所提高,这表明价格压力正在进一步扩散。
持续的高通胀为日本央行进一步加息提供了支持,但据报道称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全球经济前景带来了阴影,这也使得日本央行是否能够继续加息变得不明朗。
面对不断上升的通胀和关税政策的影响,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周四表示,他们将继续提高利率,但会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。
野村证券在4月16日的报告中调整了加息预期,从原本预测的从现在到2027年3月的两次加息,修改为仅一次加息,预计只会在2026年1月加息。
Resona Holdings的高级策略师Keiichi Iguchi指出:“根据关税谈判的进展,日本央行可能会提高利率,但目前这种可能性已经大幅降低。”
日本央行计划在4月30日和5月1日举行货币政策会议,并公布经济预测。市场普遍预期政策将保持不变,并可能会下调其经济预测。
通胀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。尽管政府的能源补贴降低了电力和天然气的成本,但不含新鲜食品的食品价格上涨了6.2%,显著推高了整体通胀水平。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3月份大米价格同比上涨了92.1%,创下了自197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涨幅。
NLI Research Institute的经济研究主管Taro Saito指出:
“食品通胀是推动整体通胀的主要因素。尽管进口价格没有大幅上涨,但食品通胀仍然居高不下。用日本央行的话来说,通胀预期正在发生改变。”